热搜词:荣威  上汽  比亚迪  宝骏  传祺  宝马  上汽大通  Smart  新科  旅行 

当前位置: 首页 » 汽车 » 车市行情 » 正文

汽车反垄断“山雨欲来” 进口车企扎堆降价

发布日期:2014-08-07  来源:新华网  作者:刘祎辰  浏览次数:400
u=439408574,1720319853&fm=23&gp=0

         这个夏天,对于进口车市场来说,有些不同寻常。根据以往经验,4月车展前后,汽车的销售折扣会达到一年当中的顶峰。然而,这都已经到了8月份,价格跳水却此起彼伏,其中还包括大切诺基在内的销售长青车型。原因很简单,这不是促销,而更像是“避祸”。因为眼瞅着,反垄断处罚的大棒,就要砸下来了。 

 

       据权威人士消息,这一轮调查即将进入实质处罚阶段。目前,奥迪与克莱斯勒都已经被认定存在垄断行为,这意味着汽车反垄断第一枪,对准的将很有可能就是这二位。进口车商的垄断行为都包括什么?不远处的这张罚单上的数字又可能有多大呢?

 

      因为据测算,一辆排量在2.5左右的家用进口车,税费占清关价格的60%;而排量在4.0以上的油老虎,税费占清关价格的140%。高则高矣,但比起最终销售价格,却仍是缺乏想象力。比如一辆路虎3.0汽油版揽胜,税后总价合计为95万元,但此前的实际销售价却高达170万,还不算十有八九伴随的加价。

 

      只给经销商预留极低的利润空间,从根本上杜绝了经销环节的价格竞争,限定了整车销售的价格。而据权威人士介绍,目前发改委调查发现的进口汽车厂商的垄断行为,除了限定整车价格,还有限定4S店的零配件价格和保养价格。在《反垄断法》专家、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时建中看来,4S店工时费的统一定价,就是一种典型的垄断行为:

 

      为了加强对价格的控制,同时规避反垄断调查,一些进口厂商不但禁止经销商对价格策略进行记录,一切只依靠口头传达,甚至还想出了“微服私访”的法子。一旦经销商私下超标降价,就有可能引来处罚

 

      但有支配地位和滥用支配地位毕竟并不相同。据权威人士消息,目前发改委已经认定了克莱斯勒和奥迪两家进口汽车厂商存在垄断行为,同时,针对其他进口汽车厂商的调查仍在进行当中。处罚,就在不远处。那么罚多少,就是接下来的问题。

 

      按照反垄断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由反垄断执法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上一年度销售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去年,包括大众、宝马、奔驰、捷豹路虎等车企在内的一大批外国车企,在中国市场都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受到反垄断处罚,车企无疑将交上一大笔的罚金。对于带来的影响,有业内人士坦言,一旦进口车的利润受到影响,可能会导致在地方合资公司的发展。

 

(编辑:马丽丽)


 
  • 下一篇:暂无
  • 上一篇:暂无
 

 

 
推荐图文
推荐汽车
点击排行